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质量新闻

“顶天立地”的创新才是真创新

中国政府网 2018-05-01

“顶天立地”的创新才是真创新
牛 瑾

对创新这件事来说,当下是一个相对容易的时代,因为政策举措、金融环境、法治体系都在为创新提供着有力支撑;当下也是十分困难的时代,因为伪创新掺杂其中,抢夺着真创新的资源、蚕食着人们对创新的信任。如何分辨创新的真与伪?“顶天立地”是一个标准。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席万钢日前表示,一些重大专项的技术放到大众创新、创业当中,应用到老百姓生活最近的地方,应用到“最后一公里”。说的也是“顶天立地”的道理。

“顶天”,就是不断追求技术上的新突破;“立地”,就是技术研发必须面向实际应用。或在前沿领域中有重大发现,或在商业模式上有深刻改变,这本身就是“创新”二字的应有之义、更是强调“顶天”的原因所在,道理浅显易懂,无需多言。反倒是“立地”,值得好好说说。

为何强调“立地”?因为传统的先研发、再转化模式已然跟不上时代发展。当下的科技创新主要由两种方式引发,一是以市场和消费者需求为导向开发产品,二是通过新技术新产品的开发引导市场发展和消费者行为。也就是说,市场和消费者的巨大需求给科技创新出题,科技创新确定了有意义有价值的攻克方向,科技创新取得的成果又回归改善民生,不断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空间冷原子钟到大数据观测站、从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到新药的研发与创制……近年来我国科技创新的每一项成果都不“高冷”,都是来源于改善民生、服务于改善民生,恰恰证明了“立地”的重要作用。

若想更好地面向实际应用、让“立地”的要求落地,有这么几件事必须做好:做好创新项目前期调研摸底的事,通过多渠道、全方位调研摸底,全面了解市场现状,找准发展中面临的难点和瓶颈问题,以问题为导向开展下一步的创新活动;做好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的事,结合区域经济与科技发展特点,建立一批面向区域产业集群发展需求的新型开放性应用研究机构,实现科技项目资源与产业集群有效对接;做好瞄准民生、贴近民生、跟踪民生的事,使其成为科技创新最好的导航仪。“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事实证明,由实际需要而诞生的成果比纯粹的学院式科研成果更能促进人类进步。

更重要的是,必须让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面向市场实现最大化的商业和社会价值。为此,要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把创新链上的相关单位协同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创新体系;推动建立一批能适应科技变革要求、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资源的科技创新平台,以多样化的创新载体完善科技成果转化链条。

事实上,我国近年来出台的一系列政策瞄准的正是这个方向。日前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进一步明确,在落实好科技人员股权奖励递延纳税优惠政策的同时,对因职务科技成果转化获得的现金奖励给予税收优惠。如此,可以增加科技人才收入,鼓励更多的科技成果产业化,让科技更多更广泛地转化为实际生产力,进而形成“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科技创新”的良性循环。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创新取得新突破、生活出现新面貌也就有了更多美好的期待。